“今天,市农广校专家讲授的食用菌拌料、装袋、灭菌等各阶段管理技术要点,让我学到许多技术管理知识,对发展食用菌产业真是太有用了!”平泉市平北镇农民刘景国手里拿着技术资料高兴地说。
寒风凛冽,却挡不住科普宣传的激情。1月25日,在平泉市平北镇集市上,人头攒动、欢声笑语,由平泉市农广校组织的“赶科普大集 送致富信息”活动拉开帷幕。
一本本种植、养殖、设施农业科普资料、技术书籍,内容丰富;一张张农技致富宣传画、明白纸,设计独特,构思新颖。在平泉市农广校设立的服务咨询点前,挤满了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农民,有索要资料的、有咨询信息的、有现场“解疑”的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争抢着发问,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。
据了解,入冬以来,平泉市农广校以“传技术送信息、抓培训搞服务”为目标,在全市19个乡镇组织举办农民科技培训班90期,“赶科普大集送致富信息”活动50多场(次),发放各类技术资料、明白纸1.5万份(张),科普书籍3500册。
俗话说:“入了秋,万事休;进了冬,万事空。”昔日农民习惯于“猫冬”,晒太阳、打扑克、看电视是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。如今,平泉市农民“农闲”的现象正被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寻求“富脑”的方式所代替,“腰包鼓了不算富,脑袋富了才心足”在乡村已悄然成为新时尚。
冬季农闲时节正是农民“补脑充电”的良好时机。平泉市结合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扶贫攻坚工作,全面实施“科普兴农”战略,提高干部、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,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,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冬季科技培训活动。在培训活动中,成立了市科技培训工作领导小组,制定《科技培训实施方案》,实施“菜单式”培训方式,组织农牧、林业、食用菌研究会、农广校等部门的农技专家把农、林、养殖业的新技术、新品种编制成“菜单”,供农民挑选使用。采取网络、电视教学、科技直通车等形式,聘请农技专家讲授农业科技知识,扩大培训面,使广大农民真正做到足不出户“拿起电话找专家”“打开电视进课堂”的培训效果。另一方面,协调农口部门聘请大专院校、科研单位的专家、教授及抽调技术过硬、作风过硬的科技特派员组成“科技讲师团”,根据各乡镇、村、组、户的产业结构特点,按照农民的意愿制定出培训计划和内容的“菜单”,组织农技专家深入基层一线为农民送科技食粮,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、技术指导和服务,推广农业新品种、新技术。
通过采取“菜单式”培训形式和农家书屋、培训课堂等平台,从而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,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目标,培养一批有文化、懂经营、会管理的新型农民,促进了农业增效、农民致富增收。入冬以来,全市已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180期,培训农民3000多人(次),发放各类技术资料、明白纸5000多张,播放技术专题片90多场(次),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。(平泉市委宣传部 李平文) |